首页

情侣奴伺候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9 06:47:47 作者:教育部: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人 浏览量:98837

  近日,中宣部、教育部共同组织开展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宣传活动,共推选出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他们有的深耕思政教育,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有的扎根基层一线,托举学生成才梦想;有的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他们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是广大教师的优秀代表和杰出典范。

  坚定理想信念

  “青年人才决定着祖国的未来,我愿把毕生精力献给经济学研究和青年人才培养。我的志向在此,追求在此,乐趣也在此。”古稀之年,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逄锦聚信念坚定。

  从事高等教育40年来,逄锦聚主持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重点教材,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多门课程,累计培养博士生60余名。

  “每每遇到学术难题,我都会第一个想到逄老师,他的指点总能使我们豁然开朗。”“逄老师常提醒我们,不做脱离实际的学问。”谈起逄老师,南开大学的同学们十分敬佩。教学生们如何为学、为事、为人,逄锦聚成为学生成才路上的引路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

  “没想到,思政课还可以这样上!”“王老师的课贴近生活,教学手段也很‘新潮’。”在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王学利的课程很受学生欢迎。

  在王学利看来,学生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教师要让思政课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他创新了问题式专题化“大思政课”教学模式,并在各高职学校推广。一堂堂思政课,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同样怀着上好思政课的信念,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张艾平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组建老西藏精神学习与传承社团,为21万人次讲解3200多场;创建老西藏精神劳动教育基地,带领学生开荒植树,完成110亩荒山绿化;带领学生调研西藏的红色文化遗址,设计22条红色研学线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张艾平努力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一位位优秀教师,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了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陶冶道德情操

  师者,人之模范也。好老师当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坐落在大山深处。1986年,农加贵来到这里,成为落松地小学的第一位老师。这一干,就是38年。

  建校之初,条件艰苦,农加贵努力撑起整所学校。而今,农加贵仍坚守这方校园,继续用知识与爱心照亮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

  办公室里的一张地图,见证了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学前教育集团总园长、教师安慧霞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执着。

  为解决“入园难、入园贵”,2015年起,安慧霞带领老师们创新开展集团化办学,接管了多所村办幼儿园、帮扶普惠性民办园。为了让更多孩子上好园,她还持续开展教育帮扶,派出教师团队外出授课、迎接各地教师跟岗学习。地图上,星星点点记下育人足迹。

  指尖的小小盘扣,见证了安徽省蚌埠工业与商贸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杨梅对职业教育的热爱。

  “服饰配件设计”课上,盘扣是杨梅的教学重点之一。教室里,杨梅耐心为学生示范指导;工作室中,她带领师生开展技术创新、新品研发。巧手翻飞间,学生们掌握了过硬本领,也传承了工匠精神。

  “择一事,终一生。我愿扎根职教,助孩子们用知识装点行囊,用技能成就梦想。”杨梅说。

  涵养扎实学识

  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教授赵东元是功能介孔材料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在学生心中,他更是一位以身垂范的老师。

  一次,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完自己的研究,赵东元就一路小跑提前离开了——他要赶着去给本科生上“普通化学”课。这门“不能迟到”的课,他一上就是20余年。

  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赵东元,每年都会对课件进行更新,加入前沿科学进展,拓展本科生的知识面。针对学生不易理解的重点难点,他还组织课题组内师生听自己试讲、提出意见建议,确保大一本科生能够准确理解相关内容。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亦闪烁在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教师俞正强的数学课堂。

  如何让小学生们喜欢数学课?“我的办法是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俞正强说,例如,上“生活中的比”这一课时,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体育比赛的比分、做饭时米与水的比例,都成为教学案例。“听到这些,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俞正强说,生动的课堂提升了教学效果。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坚,81岁高龄仍不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李坚讲授的“木材·人类·环境”公开课,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林业工程。他还时常为各地师生开展学术讲座,每次都会认真准备演讲PPT,并根据听课人群及时调整讲授内容和方式。他说:“来听我讲座的,都是信任我的人。我要尽量让大家听一点不一样的新东西,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在李坚眼中,树木与育人有相通之处。如今,他依然保持每天阅读文献、追踪前沿科技的习惯,用扎实学识培育祖国栋梁。

  勤修仁爱之心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深知农村孩子读书的不易。能为农村孩子们的教育尽点力,是我一生的追求。”怀着对农村孩子的爱与责任,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副校长、教师贺来虎扎根农村教育33年,为学生铺就成才道路。

  学生小琴家境贫寒,贺来虎为她申请助学金,关心她的成长;学生小阳性格叛逆,贺来虎与他谈心,温暖他的心灵……为身体虚弱的学生寻医买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倾心辅导,贺来虎用爱心浇灌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

  从事特殊教育,需要特别的爱心。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教师刘小清乐教爱生、甘于奉献。

  教听障学生发音时,她常常将学生的手贴在自己的喉部,让学生感受声带的颤动、气流的强弱。一个发音,往往要教几十遍,甚至几百遍。“即便口干舌燥、喉咙干痛,但只要听到孩子们开口发出一个清晰的读音,我就感觉一切辛苦都值得!”刘小清说。

  好老师,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校长、教师王旭致力于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从教28年来,一桩桩教育故事,王旭记在心头:校园里,喜欢篮球的学生加入了雅礼女篮,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佳绩;爱好计算机的学生加入了计算机兴趣小组,长大后实现了科研梦想……“尊重差异,相信孩子,激发每一个孩子的天赋、潜能和梦想,才能鼓舞每一个孩子成长。”这是王旭的育人心得。

  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故事,是广大教师感人事迹的缩影。新征程上,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2日 06 版)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会议中心区域正式投用

有记者提问:随着各项免签政策落地,许多外国游客在网上发布中国行的见闻,流量数据突破10亿。不少外国朋友表示,中国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很多外国游客还成为多次来华旅游的“回头客”。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东西问|班玛更珠:65年前,美国女记者为何撰写《百万农奴站起来》?

据悉,近年来,西藏自治区高度重视智慧社区建设,在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上给予了积极支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智慧社区建设的财政支持、简化审批程序、优化营商环境等,为企业和物业公司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保障。

春和景明 尽享美丽春光

随后,他和专案组同事梳理案件条脉、查明资金流向、做好冻结说明、确定嫌疑人身份、锁定抓捕对象位置,72小时内,披星戴月分赴河北、江苏、云南三省十多个市、县抓捕取证,万里追缉,将8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追回超1亿元的被骗资金。

湖北通报5起政府采购等领域不作为乱作为典型案例

中国驻埃及大使廖力强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解码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南,是感受中国大国担当的宝典,是领略中国领袖人格魅力的窗口。习近平主席一系列充满睿智的新理念新倡议,宣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表达了中国发展将造福世界的真诚意愿。

道中华丨载歌载舞《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包头3月23日电 (记者 张林虎)“31年,我终于有户口了,感谢民警的帮助,也感谢养育我31年的父母,没有他们,也就没有现在的我。”23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的刘媛(化名)如是说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